2020-2021年度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仰望星空”科普系列讲座第三期 ——《气候、环境与新石器人类文明》

时间:2020 / 09 / 27

2020年9月25日,高一学子汇聚青岛39中高中校区小剧场,聆听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刘锐博士带来的海洋科普讲座《天地人——气候、环境与新石器人类文明》。

img1

刘老师研究专业领域是海洋地质。讲座的题目是天-地-人,分别对应气候、环境与新石器人类文明。要研究地质,首先要了解地层。刘老师从地层这本图书中让我们读到了“死HISTORY”和“活HISTORY”。其中的死HISTORY如翡翠产生于低温高压的地理条件下。而活HISTORY又叫作生命史始于距今38亿年,共记载了1.5亿多种生物。

正当我们畅游于一个个古生物的想象中时,刘老师又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地质年度的生物演变。整个寒武纪都是三叶虫的天下,没想到这些区区小虫竟成了海洋的主人;中生代,唯恐龙独尊。接着是新生代,在这个时期,气候显著变冷,南极和北极先后出现冷盖,冷期与间冷期相互交替。生物也明显进化,如第三纪的三趾马动物群;到了第四纪就进化为真马、真牛和真象。当然,在第四纪有一个最重大的事件——人类的出现。顿时,这些知识让我讲初高中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元谋人,北京人,到了山顶洞人有了简单的语言,一下加深了对学科知识脉络的理解。第四纪的最近阶段为全新世,这段时间处于间冷期,气候最为适宜,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人类从拼体力到拼智力的伟大飞跃,由此人与大型哺乳动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从竞争变成了围猎。刘博士还告诉我们地质与考古工作是难以分割的。考古中的第一文化层中有石器,而到了第四层,便有了碳化水稻,这为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提供了实物依据。

img2

随后,刘老师分了五类对于地质勘探工作进行介绍:田野工作、实验室工作、AMS14C测年、生物性指标和物理指标。其中许多同学对AMS14C测年技术情有独钟。14C是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而它在生物遗体中会按指数自行减弱,从而测定年份。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后,获得了老师精心为同学们准备的礼物——矿物标本。

img3

之后,刘博士通过河姆渡人的生动事例,为同学们讲述环境、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河姆渡人之所以能在南方沿海地区生存,是因为那里的气候环境一直稳定。但好景不长,由于河水东流入海,直接穿过河姆渡先民的居住地,导致他们无法种植水稻和上山采摘,从而河姆渡文明便没落了。而之后的良渚文明却在此生根发芽。中止文明的因素有很多,这便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有极端气候,如折戟于干旱的阿卡德王朝。

“农业”这个词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语文书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农业是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相结合的佳作。它即要求人口、智力,又离不开自然因素。之前提到的河姆渡文明便是古代稻作文明的起源。在世界上农业有三个起源地: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img4

最后,刘老师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相比是非常渺小的。通过刘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各个地层图片,从下往上埋葬着从低等到高等的所有生物遗体,包括人类的头颅。一页历史,一种悲凉,从每一个地层中散发出来。我们中的哪一个人不是在追本溯源、探索未来的路上,慢慢地、慢慢地成为了历史。

灯亮,熄灭,似一场电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撰稿人:2020级3班 刘一江

审稿人:白晓歌  徐丹

责任部门:课程中心

海洋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