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开展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这场疫情,每一个人都不能置之度外,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为深入研究挖掘疫情及疫情防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落实学校“在研究中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教育理念,青岛39中高中部特开展了“决心抗疫用心行动”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创作,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记录时代印记,表达内心感受,为打赢这场硬仗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品选登
面对考试
作者:高一7班 朱容祯
指导教师:郑华
光阴斑驳,岁月坎坷。本该是欣欣向荣、一片祥和的新岁伊始,却因一场噩耗,使天空蒙上灰色,使心头氤氲雾霭。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大地动员起来,心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无顾忌的贪婪造成的,而一程春运,使病毒发酵、变本加厉地肆虐起来。每日,看到那个无情、鲜红的数字逐步增加,心中隐隐作痛。我们高呼:发展!前进!最后还是被健康给了个下马威。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感到无比的庆幸与感激。我要感谢身赴前线的你们。我们的安全,是你们在坚守,我们的健康,是你们在维护。你们是“逆行者”,无惧困难,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你们舍小我,将自己尽数奉献给他人。
漫步于夜晚的街头,十步一盏的霓灯五光十色,迷迷朦胧的橙色,斑斑驳驳的光芒,抬头可见的星空,与寥寥可数的行人,这便是琴岛繁华街区的景象。迎面而来的“面具人”,眼睛折射出的,是小心与警惕,人与人间保持着安全的距离,怀揣着不安与疏离,熟悉的人,也只是匆匆的一句问候,继而匆匆离去。不给他人添麻烦,也许这是他们的心中所想吧。
抗击疫情的战争在持续着,互联网的数据快速更新着。通过新闻,我看到了终南山、李兰娟院士的不懈付出与累累成果,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一个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用身体“熬”在一线;我们这群后辈,心生敬仰。他们并不只是一个家庭的长者,还是国家的前驱,人民的定心针。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无数患者面对这场不幸,有过绝望,有过怀疑,可是他们没有放弃,顽强地抵抗着,如此,才能不负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疫情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轰轰烈烈或者默默无闻,但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现身说法,教会我什么是奉献,什么叫责任。这些名词,不只沉重,更是光荣。
抗疫在家,沉思许久。过去我们面对考试,紧张又害怕,现在我们懂得,沉着冷静才能文思泉涌;过去我们面对考试,慌张抱佛脚,现在我们懂得,知识就是力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昔有顾炎武“须有益于天下”,坚守民族气节。而观今之少年,庇于家中,日居三餐,寝室欢颜,呜呼!志在我辈青年,奋斗不息,与时俱进,报效祖国,尽在言行!面对考试,无惧哉。
面对考试
作者:高一9班 白嘉怡
指导教师:王文飞
这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考试,于某些人而言,在各类考试中拿到傲人的成绩是毕生的追求,也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2020年初,全世界每个人无不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考试打了个措手不及。过了几天前的清明节,2020年恍然已流逝了四分之一,我们共同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失去生命的伤痛,也见证人心的伟大。新冠肺炎令城市清空,世界停摆,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奥运会由于非战争原因首次推迟,高考延迟一个月。在那个幻想2020年将有无数种过法的跨年夜里,谁也不曾想过,这个世界会变成这样。
在这场非同寻常的考试中,我们的国家率先交上了答卷。从疫情爆发到各地封城,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街道上迎接春节的气氛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新的政策实行,医院建设,各地医生支援武汉,每个人自觉自我隔离,一切有条不紊,这每一个平凡的人创造出的不平凡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使得新冠肺炎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考场设置在医院的考试,大部分人提交了优秀的答卷。而那些疫情爆发后仍沉浸在春节气氛中,串门聚餐的人,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有人侥幸及格,有人则是零分,感染了可怖的病毒。
在疫情面前,“战争”不仅仅是一个比喻,一线医务人员无时无刻不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看不见的敌人,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可以说,中国用最少的损失,交上了这份高质量的答卷。
而平时标榜“自由民主”的西方政府呢?号称启蒙了西方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法国,如今派宪兵队上街,对付自己国家的人民;而所谓“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则让警察在街上用棍棒体罚人民这样粗暴,以羞辱老百姓的方式来防疫。试问这样的行径还有何所谓“自由民主”可言?
相较之下,中国人民面对这次考试 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协作和领导力,才是我们的真正成功的原因。阿尔贝·加缪说过:“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而考试结束后对中国最好的奖励,是国泰民安,盛世繁华,是让无数人见识到的,无可比拟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如今春光灿烂,枝头盈满,还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希望全世界都能尽早结束这场喀什,我们仍能共赏桃溪柳陌,鸟语花香。
答卷
作者:高一11班 王泽丞
指导教师:徐鹏飞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疫情就是一次突击检查。和那些调皮的小学生一般,还沉浸在上午的快乐时,在下午突然被告知要进行一场考试。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
中国做好准备了么?
这个问题第一眼看上去,好像答案十分明显,没有。当然没有,我们有地震预报,我们有防空预报,我们有天气预报,但是我们没有疫情预报,或许极少数处于爆发点的人发现了端倪,可谁又在乎呢?距上一次以举国之力抗争的SARS病毒结束,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科技、医疗、人民的卫生意识、城市的文明程度,都在以目视可见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谁还能意料到,这小小病毒,冷不丁的就来造访了呢。
最初,这个病毒让中国人民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它就已经跟随者宿主们,开心的在全国逛了一圈,在到处都留下了它到此一游的痕迹。
而现在,4月9号,爆发地武汉已经重启,人们开始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场战斗我们打了4个月,损失已经控制到最低限度。
显然,之前“中国没有做好准备”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新的问题是,中国是怎么预料到病毒的爆发,从而做好准备的?很抱歉,并没有人预料到,但是中国却做好了对这次“突击检查”的准备。
疫情爆发在一个本应阖家欢乐的节点。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是一个不一般的节日,许多人归心似箭,一心只想回到自己亲爱的家乡,这无疑给病毒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春运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人口定向迁移,武汉作为人口迁入迁出大城,人口交换无疑会将病毒扩散出去。
在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抗击疫情的考卷时,中国很快找到了节奏,全国在一瞬间进入到了应考模式。从封闭一座城市,到停止全国的人口流动。从加紧医疗物质生产与分配,到快速分离病毒,进行基因测序,研发并与全世界分享新冠病毒试剂,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将“中国速度”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的再远些,在祖国以外的同胞们竭尽所能“搜刮”物资,不惜一切为自己亲爱的祖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国人的胜利,是在平时打下的基础中取得的,是在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中取得的。
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早已准备好了一切!
审稿人:苗涵 刘广青
责任部门:课程中心 高中部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