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来自2019级海洋7班的朱佳怡,也是一名音乐类艺考生,在2022届山东省音乐类联考中总分名次位于190-210区间段内(共12078人),校考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音教钢琴方向)、天津音乐学院(音教钢琴方向)、山东艺术学院(钢琴表演)等艺术院校,同年拿到了第五届李斯特钢琴公开赛(北京赛区)所在组别金奖。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们一起交流我在青岛三十九中三年高中学习生活的心得,我将其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分享。
1. 关于目标规划
大方向上讲,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便是高考。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每个人都在向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抵达。所以我认为,出发前明确自己要朝向何方抵达
颇为重要。它为你掌舵并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在中考结束后,便下定决心考取中国音乐学院,一路上,从未动摇。回望高中三年,反复的疫情和艺考离校让我对它的回忆变得支离破碎,完整在校的时间屈指可数。纵使这样,我的阵脚未曾乱过——高一及高二上学期时,除每周末的专业课外,我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学习文化课,所以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级部前五十名内,最好时位于级部十几名。我对数学科目十分感兴趣,对于一些题目,解题思路建立的较快,该科目也悄然成为了我的拉分科目。对于那些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我也一直在向老师、同学们请教并建立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尽可能地为自己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高二下学期至高三上学期,为了能够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我选择暂时放下文化课学习,一心与眼前这个庞大的乐器做“拉扯”。高三下学期校考落下帷幕后,回到熟悉的学校,决战高考。
所以我认为,每个时间段内自己该做的事情心中要格外清楚才不会在高压下陷入迷茫。
2. 关于艺考
随着艺考政策的改革,近年来专业考试淘汰率逐步上升,面对这样无法逆转的现状,我只能做到再努力一点、再清晰一点、再克制一点、在这激烈的角逐中让遗憾少一点。高二下学期开始,随着曲目量的增大,至少八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只是家常便饭。与在校的高考生一样,不晓假期与周末,春节选择留在琴房而非回家团圆。分享一句老师对我说过的话给大家:“不要痴迷于这些廉价的成就感,成功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铭记至今。
自己遇到的问题固然多,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对于我来说,与老师探讨是最有效的办法。加之山东省联考与英语听力高考的时间靠近,备考时常常心乱如麻,那时,与老师交流成为了让我走出困境的捷径。至于后期的校考,在选择院校及专业时要做到不妄自菲薄、不好高骛远,因今年校考时间战线长,部分院校考试时间与二轮复习相冲突,这时要有所取舍,顾全大局。
3. 关于冲刺
长达九个月的文化课学习停滞,让我在剩余的短暂冲刺时间里步履维艰,在焦急地等待校考专业合格名单发榜同时,我利用手头现有的学习资料完成了数学及生物化学部分知识内容的回顾,以缩短我与大部队的脚步。我们的化学蒋老师在二轮复习中曾说:“高中从来不是快乐学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如你们对题目的熟练度,是靠反复做题积累出来的。”
二轮复习前期通过题目建立思维与实践应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今年新高考一卷的数学科目试题题干晦涩难懂、题型别具一格,其他部分科目的答题过程困难重重。所以我认为,平时对各种题型解决方法的积累是举足轻重的,而二轮复习后期则以回归课本为主,做最后的查漏补缺。
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成长的舞台,我常戏称高中三年是甜蜜的负荷,让我身为艺考生,却能手握试管,脚踏科考船,托举梦想,勇往直前。同时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不负众望,未来已来,便顾风雨兼程!
撰稿人:朱佳怡
审稿人:刘 翠 魏晓娜
责任部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