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个一”|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青岛39中高二西安延安红色研学第四日纪实

时间:2023 / 04 / 07

揽黄河胜景,寻文化之根。研学旅行第四日,同学们走进黄河壶口瀑布,领略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体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堂外汲取智慧。追溯母亲河的历史,探寻母亲河的文化,在蓝天白云间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神深与精彩纷呈。

2023-04-07 17:40:53.946000

2023-04-07 17:40:54.278000

2023-04-07 17:40:54.644000

2023-04-07 17:43:17.264000

2023-04-07 17:51:51.423000

2023-04-07 17:57:29.554000

2023-04-07 18:37:39.435000

2023-04-07 18:37:39.681000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壶口瀑布的地质成因。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倒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2023-04-07 17:42:55.261000

2023-04-07 17:44:37.767000

2023-04-07 17:57:51.219000

2023-04-07 18:38:18.597000

2023-04-07 18:40:44.696000

人常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九曲,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奔涌,途径九省,跨越巍峨高山、茫茫平原,千万年奔流不息,是中国根、民族魂;一条大河,亘古流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盛衰苦难,和着民族的脉搏,同呼吸,共患难。主瀑布水势凶猛,声震如雷,从陡崖上倾注而泻,展现着“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如万马奔腾,如群龙昂首翘尾,翻江倒海。

2023-04-07 17:41:16.403000

2023-04-07 17:41:16.540000

2023-04-07 17:53:10.586000

2023-04-07 17:53:10.895000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历史风云中,是华夏儿女奋勇抗争的怒号,是母亲河振聋发聩的咆哮。滔滔汹涌的黄河水面前,同学们唱起了排练了多次的《黄河大合唱》。咆哮的河水激起了大家高涨的情绪,洪亮的歌声展现了青少年们在张扬个性时代的集体豪迈与激情。近500名学子高声合唱,他们斗志昂扬,气势恢宏,完美的展示了黄河的激昂气魄。感慨之余,同学们共同唱响青岛39中校歌《青春的力量》,进一步展现了青岛39中学子爱国爱校之情。

2023-04-07 17:42:12.661000

2023-04-07 17:42:13.545000

2023-04-07 17:42:13.925000

观赏黄河奇观,感受祖国壮美河山,了解壶口风土人情,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让学生们流连忘返。下午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壶口,返回古都西安。

2023-04-07 20:57:31.294000

晚餐后,同学们在餐厅举行闭营仪式,学生代表高二3班付云天进行总结分享,她表示在此次研学活动中,进大学、观秦俑、追盛唐;进枣园、敲腰鼓、看红秀、唱红歌;观黄河、抚文脉、登城墙、志四方!研学路上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生命的过程,这段难忘的研学旅程已经深深的印刻在记忆深处,定格成了永恒的风景。

2023-04-07 21:00:00.539000

校领导总结致辞,校务委员李洪忠表示同学们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展现了39中学子的精神风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收获了别样的风景,领略了辽阔的天地,将成为大家一生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带着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革命理想的热情继续去探寻人生的奥秘。愿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让青春的活力热血澎湃,让奋斗的征程万里广阔,不忘初心、主动担当、牢记使命、勇于创新,用创造力、实践力做好时代新人。

2023-04-07 21:20:01.619000

2023-04-07 21:28:40.043000

各班进行精彩的结营节目表演,歌舞青春,活力四射,同学们热情洋溢,唱红歌、诗朗诵……同学们用多种形式分享此次研学活动的所感所想所思,传承红色精神。

青岛三十九中学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高二研学实践活动胜利闭营!我们在这次研学实践活动结下的友谊,撒播的智慧,一定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我们携上更多的自信和快乐、执着和坚韧,在学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美!

学生感悟

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初见那九曲十八弯的壶口瀑布时,精神不由为之一振。急促,沸腾,叫嚣着奔涌向前,摩擦拍打腾起的水雾四散开。它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奔腾而下,到了晋中南,收缩在泛着黑红色怪异岩石的怀抱里,咆哮在窄曲的峭壁林立的大峡谷中,不情愿的收拢了狂羁的身躯。玉关九转一壶收,形成了天现奇观壶口瀑布。

国旗迎风飘动,当青岛三十九中的学子们语笑阑珊,信步沿堤坝昂首前行时,当广播播送着激昂数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时,那股风涌云动的抗争精神和自豪感就已经淋漓尽致的可在心中了。

——高二十班王欣楠

今天,我们前往了世界上唯一一座金黄色的瀑布——壶口瀑布。

历史已经在课本上学习过它的雄伟壮丽,但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还是令人不禁感叹。初见黄河壶口瀑布,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敬畏感。这里,能感受到母亲河的亲昵,这里,能体验到民族魂的昂扬。

那溅起的几十米高的浪花,冲天而起,那震耳欲聋的天籁之音,数里可闻,那浑浊的黄河水霎时变成雪白的浪花,黄河水在壶里沸腾了!它吐着凶悍的白沫,嘶鸣着,撕扯着,吼叫着,拥挤着,狂悍的向前奔去。脱缰怒吼的水声,张牙舞爪的浪花,冲天而起的水雾,翻搅不息的白沫。这里有的只是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说不出的震撼。

我们临着伟大的母亲河大声唱着《黄河大合唱》,激情澎湃,吟唱着她的激昂雄伟,雄浑豪放。也让我们的内心也感到自豪。

晚上,我们进行了闭营仪式,为我们精彩而丰富的研学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高二12班 王绎媛

今天是4月7日 西安研学旅行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延安市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作为中国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来到这里,我们见到了壶口瀑布的雄壮惊奇,声如惊雷。黄河水在此泻出,水花溅出万丈高。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站在这里,我们总能想到无数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只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在黄河岸边,我们朝着壮丽的壶口瀑布,共同合唱保卫黄河,追忆先辈的光荣历史,心中崇敬之情蔚然而生,同时,爱国之情更是涌上了心头。此次旅行,我们收获颇丰,即见识到了壶口瀑布的巍峨,又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相信在以后,我们必将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二二班逄宇翔

4月7日上午,我们去到了壶口瀑布。这里水量充沛,瀑布惊涛怒吼,山鸣谷应,滔滔黄河水此时被两岸山谷挟持,洪流在狭窄的石谷中骤然收束,宛如巨壶沸腾,波浪翻滚,声音震耳欲聋,如雷鸣般闻声数里,气势恢宏。置身于瀑布口侧前方,放眼望去,眼前悬水奔腾,层层下跌,犹如蛟龙古浪,声若撼天惊雷,优美的景致转眼问形成壶底生烟与彩虹飞渡的奇观,伴随着谷中生雷的震撼场景,使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可曾记得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倘若用这段名句来形容壶口瀑布的气势,也许最贴切不过了。当我们置身其中,站在黄河岸边,眺望着壶口瀑布所卷起的层层浪沙,倾听着黄河咆哮的声音,这种不同凡响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或许此时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在瀑布侧方,全体同学歌唱《保卫黄河》,真正体会到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高二五班马一铭 马子修 周雅慧

教师感悟

七绝·观壶口瀑布

梁隆开

癸卯闰二月,出鲁入三秦研学,至宜川观黄河壶口瀑布,排山倒海,声如雷霆,气势如虹,蔚为壮观。

秦晋川峡神造化,

大河一怒若壶悬。

汹涌波涛似万马,

山飞海立声震天。

观壶口瀑布

关在龙

逶迤群山两岸秀,

鬼斧神工一水喧。

平川迭荡走万马,

雷霆乍惊霜雪寒。

九派中国禹治水,

二分秦晋天堑险。

八百秦川再无尘,

母亲黄河荫古今。

延安行

关在龙

才揽长安月,又到宝塔山。革命故事在耳,今朝喜登攀。到处红旗招展,更有学子誓言,铮铮入云端。流光复溢彩,延安焕新颜。

土窑洞,南泥湾,大生产,彪炳史册,艰苦奋斗世代传。杨家岭上运筹,枣园灯下画谋,万里烟尘散。秉继延安魂,盛世谱新篇。

撰稿人:孙贺

审稿人:刘军 李洪忠

责任部门:学生处 高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