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0级3班的邱子淙。高中三年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三等奖,外研杯英语竞赛省二等奖,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很高兴能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经验。
(图1:自信地走出高考考场)
一、认识自己是头等大事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问题入手:
我拥有什么?(现有资源、能力、优势、往日成就)
我缺少什么?(我的目标、现有不足)
这是为什么?(一件事成败原因、我对目标渴望感的来由)
我能做什么?(大到人生理想职业规划,其次学期月份目标,小到天学习用时的规划)
弄清楚以上问题,我们不仅能了解当下的处境,还明晰了奋斗的方向,将理想信念与具体规划真正地实现有机统一。这种方法对消除迷茫感挫败感、激发学习内驱力效果奇佳。
二、高效标注是总结法宝
许多同学在整理错题和复习笔记上面大费周章而事倍功半,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标注。建议同学们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和记号对笔记和错题加以标注(黑笔红笔蓝笔三色足矣,有荧光笔亦可)。对于笔记,可以圈画重点以示区分,提纲挈领高效复习。对于错题,可以黑色抄题(或简记题干纲要),蓝色纠错,红色批注(标明错因、参考答案优点、答题方法总结等)。如此一来,复习时节约时间又一目了然。此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科目。
三、合理取舍和兴趣优化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时间取舍和劳逸结合问题。
对于时间取舍,首先要明确:正确的取舍是对学习内容的优化而不是放弃妥协的借口。统一作业是对学生的集体安排和最低要求,所以个人需要在达到作业训练效果的基础之上做针对性训练强化。具体训练内容可以通过上文的四个问题来自我明晰,也可以寻求师长的专业指导。
关于劳逸结合问题,这里给同学们推荐一些资料,可以在合理的时间中既放松身心又培养素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浅显的政论报告;科普类讲解视频(B站资源等)。闲暇时也不要忽视体育锻炼,它是放松身心的一味良药。
四、细枝末节也同样重要
首先,熬夜不如早起,发呆不如奋笔。第二,勤问多思,但是必须在自己已经尽力思考而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提问。第三,记录和规划考试题目用时,平日严格限时训练(超时做完等于失败)。最后,考试最后几分钟,如还能得较多分数则继续做题,没有得分把握则认真检查,绝不要浪费时间。
五、竞赛综招强基经验分享
高一的同学们大可以夯实课内知识、拓展题目难度深度,可积极参加相关“教育部白名单”比赛,提升能力并且为综招强基做准备。高二同学进一步深入,有能力者可以考虑五大学科竞赛和外研杯英语竞赛等。一般来讲,复赛、省级以上奖项竞争力较强,特别是省优生优干奖项,在综招强基中占优势。
(图2:物理竞赛考场门口)
部分院校有笔试,题目较难、多有超纲。面试题目涉及个人情况、院校专业、时政态度、逻辑思辨、为人处世、逻辑推理、头脑风暴、材料阅读等八大类问题,范围较广。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察科学史、科学发展等问题,山东大学考察脑筋急转弯式逻辑推理题目。同学们应提前充分准备,尽力突显个人优势(特别是高中研学论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重大竞赛以及其他个人特点),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3:百日誓师领誓照)
六、写在最后
三年飞逝,可歌可泣;青春匆匆,无怨无悔。再次感谢母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栽培之恩!亲爱的同学们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是字里行间。祝你们高考凯旋,人生绚烂!
撰稿人:邱子淙
审稿人:刘军 刘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