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家乡热土 传承文明火炬——青岛三十九中高一语文组“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优秀作品展(二)

时间:2023 / 11 / 27

关于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青岛3920233隋欣怡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区,承载着为老城区集聚人气、重塑业态的功能定位。为保护传承中山路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特色风貌,也为了推动中山路老街区焕发新活力,青岛市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变迁受到了广大青岛市民和游客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包括游客和本地居民)的需求和期望,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公众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变迁的看法和意见,为中山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d49a4ae7fef8481c8e3a1fbe63bb869.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5eeab11699e89c7076520735ed3b1ae.jpg

img3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d5d8095db641683aa025b91baadee5a.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1bc74f91d7a85948cc95efab55a5f53.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182f8837c7bf146d35be603e42827f8.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f39b4448e47bccec4fad8a897d48370.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1de2b43daafa5f0750a93934e25986a.jpg
C:\Users\drlis\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poky19mlwgjd22\FileStorage\Temp\aec2fa3d5dc47a7a9631168c0baa5f4.jpg

一、研究目的

1.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调查公众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看法和意见。

3.提出未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通过查阅书籍、文献和网络资料,收集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及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实地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看法和意见。

3.总结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公众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评价及原因,提出未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游客及本地居民。根据调查内容,将本次问卷设计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了解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程度,第三部分是了解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感知,第四部分是了解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原因看法,第五部分是了解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期望和建议。调查方式主要采用线上调查。本次调查工作从20231015日开始,截止20231020日,共收回问卷105份。

(一)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1受访者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主要分布在18-56岁之间具体来说18-25岁的77人,74.04%26-35岁的20人,占比19.23%36-45岁的4人,占比3.85%46-55岁的3人,占比2.88%

1调查对象年龄比例

2)调查对象性别

在调查对象中,其中男性有24人,占比23.08%;女性有77人,占比74.04%。填写其它或不愿透露的有3人,占比2.88%

img10

2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3)调查对象在青岛的居住状态情况

其中本地居民有25人,占比24.04%;游客有18人,占比17.31%;常住但不在本地工作或学习的有20人,占比19.23%;填写其他的有41人,占比39.42%其中填写其它的所有受访者均在青岛求学。

img11

3调查对象在青岛的居住状态情况

2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程度

1参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频率

调查对象中参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频率为几乎每天一次或多次有0人;频率为每几周一次的有6人,占比5.77%;频率为每个月一次或更少的有44人,占比42.31%;频率为没有去过或很少去的有54人,占比51.92%

img12

4参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频率

2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程度

受访者中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特色和重要景点非常了解的有7人,占比6.73%;对其历史和特色比较了解的有19人,占比18.27%;对其历史和特色一般了解的有34人,占比32.69%;对其历史和特色了解较少的有31人,占比29.81%;对其历史和特色完全不了解的有13人,占比12.50%

img13

5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程度

3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

受访者中通过网络搜索和浏览相关网页进行了解的有66人,占比63.46%;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或报纸相关文章进行了解的有24人,占比23.08%;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和讨论进行了解的有40人,占比38.46%;通过参观过该地区或附近区域,自然得知进行了解的有54人,占比51.92%;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了解的有3人,占比2.88%

img14

6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

3、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感知情况

1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变化注意情况

受访者中注意到了很多例如建筑修复、活动增加等变化的有30人,占比28.85%;注意到了部分变化的有25人,占比24.04%;没有特别注意到变化,但有耳闻一些改变的有30人,占比28.85%;没有注意过这个区域的变化,也不太关心的有19人,占比18.27%

img15

7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变化注意情况

2对观察到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的整体印象

受访者中对观察到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变化的整体印象表示非常满意,并认为这些改变使街区更有吸引力的有22人,占比21.15%;表示比较满意,并认为这些改变是有益的,但希望更多保留历史风貌的有66人,占比63.46%;表示一般满意,并认为这些改变对街区影响不大的有31人,占比29.81%;表示不太满意,并认为这些改变破坏了历史风貌的有6人,占比5.77%;表示非常不满意,并对这些改变感到不满的有0人。

img16

8对观察到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的满意程度

3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的支持情况

基于受访者填写的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比如建筑修复、活动增加等支持情况的内容,将其态度划分未:支持、一般支持、不支持、未表明态度。其中支持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的有92人,占比88.46%;一般支持的有6人,占比5.77%;不支持的有1人,占比0.96%;未表明态度的有5人,占比4.81%

img17

9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化的支持情况

4、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原因看法

1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通过受访者对原因重要性的排序来反映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主要原因的认识。在首要原因中,选择“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需求,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的最多,有58人;在次要原因中,选择“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满足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的最多,有50人;在最次要原因中,选择“旅游开发和商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最多有62人。此外,选择其它原因的有3人,他们认为突出城市形象,提高市容市貌和城市居民素质也是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的主要原因之一。

1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选项123
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需求,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582714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满足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365010
旅游开发和商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101662

2对里院建筑风格改造的评价

受访者中对里院建筑风格改造表示非常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有23人,占比22.12%;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建筑风格基本保留了历史风貌,但有些细节需要改进的有68人,占比65.38%;表示一般满意,改造后的建筑风格没有明显特点,与历史风貌有些不符的有12人,占比11.54%;表示非常不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相差甚远的有1人,占比0.96%

img18

10对里院建筑风格改造的满意程度

3对里院的公共设施(如绿化、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等)改造的评价

受访者中对里院的公共设施改造感到非常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公共设施丰富了街区的生活氛围,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的有26人,占比25.00%;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公共设施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但有些细节需要改进的有60人,占比57.69%;表示一般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公共设施没有明显特点,与历史风貌有些不符的有15人,占比14.42%;表示比较不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公共设施破坏了原有的生活氛围和便利性的有1人,占比0.96%;表示非常不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公共设施对居民的生活没有带来任何好处的有2人,占比1.92%

img19

11对里院的公共设施改造的满意程度

4对里院的居住环境(如噪音、采光、卫生等)改造的评价

受访者中对里院的居住环境改造表示非常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有23人,占比22.12%;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但有些细节需要改进的有61人,占比58.65%;表示一般满意,认为改造后的居住环境没有明显改善,与之前相差不大的有20人,占比19.23%。此外没有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img20

12对里院的居住环境改造的满意程度

5里院的改造对生活影响的感知

受访者中认为里院的改造对生活影响很大,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有12人,占比11.54%;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明显,只是带来一些不便的有34人,占比32.69%;认为没有影响,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带来任何改变的有38人,占比36.54%;表示不确定,还未来得及感受到影响的有20人,占比19.23%

img21

13里院的改造对生活影响的感知

5、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期望

1希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未来改善或发展的方向和方面

通过要求受访者对改善和发展方向进行重要性排序,获取其偏好信息。其中在第一位,选择“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的保护和宣传”的人最多,有55人;在第二位,选择“保持历史风貌和特色,注重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人最多,有42人;在第三位,选择“提高旅游吸引力和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最多,有50人;在第四位,选择“发展特色商业和小吃街等旅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的人最多,有59人。此外还有3人选择了其它,表示还需要避免过度商业化。

2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未来改善或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偏好表

选项1234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的保护和宣传5529152
保持历史风貌和特色,注重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242126
提高旅游吸引力和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12165013
发展特色商业和小吃街等旅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551159

2参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动的意愿(如:志愿者活动、文化活动等)

受访者中对于参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动表示非常愿意,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既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有37人,占比35.58%;表示比较愿意,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为社区做出贡献,但需要安排好时间和精力的有44人,占比42.31%;表示一般愿意,认为参加这些活动也许会有些麻烦,但如果有感兴趣的活动也会考虑参加的有19人,占比18.27%;表示不太愿意,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意义不大,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有4人,占比3.85%

img22

14参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动的意愿

(二)调查结果总结分析

1、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程度

51.9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去过或较少去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还有42.3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去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频率为每个月去一次或者更少。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参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频率较低。这与受访者的特征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受访者在青岛的状态是求学,由于空闲时间较少,加上住宿在学校,因而参观频率较低。

从受访者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和途径来看,大部分受访者是从网络搜索和浏览相关网页(63.46%)和参观过该地区或附近区域得知的(51.92%)。不管是从网页浏览,还是通过参观该区域而得知,了解到的有关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特色都是较为碎片化的。

由于参观频率低,加之大多数受访者为非青岛市本地居民,分别有32.69%29.81%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一般了解和了解较少。总体上来看,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特色和景点了解较少,这除了与参观频率、了解方式和个体特征有关之外,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围绕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宣传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宣传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宣传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

2、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的感知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注意到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在建筑修复、活动增加等变化。当问及他们对这些变化的评价时,63.46%的人表示比较满意,认为这些改变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希望保留更多的历史风貌,这说明。此外,有88.4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的建筑修复和活动增加等变化,这些支持者认为,通过建筑修复改造工程,可以提升建筑活力,保护历史建筑,从而改善城市风貌,营造文化氛围,提升街区的活力。还有一些支持者出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认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这些变化,有力的支持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核心吸引力,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城市形象的传播。但同时,还有一些受访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在一般支持的受访者中,大多数人担心旧城新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景观的美观,一些修复和改造工程会影响城区的原始风貌,同时活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泛娱乐化。还有1人对这些变化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这些改造和修复工程会影响街区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

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受访者注意到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这些变化,并且对这些改造和修复工程以及开展的活动表现出了满意和支持的态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加以解决,如旧城改造与城区原始风貌的保护之间的问题,城区过度商业化和泛娱乐化问题,以及街区改造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

3、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原因的看法

从受访者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变迁原因的认识来看,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城市发展需要是首要原因,而历史文化保护是次要因素,经济发展是最次要的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受访者在中山路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更加在意其对城市更新和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此外,大部分受访者对改造后里院的建筑风格、公共设施、居住环境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改造后的的里院兼具历史和现代的美,同时改造后的公共设施基本满足了居民的需求,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改造后的居住环境相较于之前也有所改善。但总体上来说对于里院的改造,在各方面上还有一些细节有待改进。

36.54%的受访者表示,里院的改造对自己没有影响,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而另有32.69%的人表示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明显,只是带来了一些不便。总体上来看,里院的改造并没有给受访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过多的影响。一方面这与受访者的个体特征有关,大部分受访者居住地远离中山路或不在青岛,因而里院改造对其生活不会产生过多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里院改造工程较为成功,在建设过程中很好的控制了其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4、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期望

了解受访者对于中山路未来发展方向的偏好信息,能够为未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提供启示。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首要的工作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护老街区的历史风貌。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旅游吸引力和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此外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各种志愿者活动和文化活动之中,并认为这些活动能够保护老街区,还能丰富自己的经验。这表明大部分受访者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并对这些活动的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

四、中山路历史街区未来发展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

对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宣传力度和创新宣传方式,从而增加公众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了解,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通过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组织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创意宣传活动,例如有关青岛历史文化讲座、爱国主题展览、艺术家驻地创作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借助书籍、网络平台等形式,深入挖掘和宣传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故事和人物,在传承时代记忆的同时,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传奇故事,使传统故事和人物焕发新的生机,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此外,还要用好数字化手段和设备。积极使用社交媒体推广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特色、景点,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创建专属的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官方账号、官方公众号,发布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彩照片、视频和故事,为公众提供更加广泛的了解途径的同时,还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分享。另外还可以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设置多媒体展示装置,展示街区的历史变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利用音频、视频、VR等技术手段,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2、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城区原始风貌

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中山路的原始历史风貌是改造和修复工程的首要目的。为此需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修复和维护历史建筑时,尽量维持其原貌,对于那些随意破坏和损害历史建筑的行为要加强监管和处罚的力度。建立专门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审批建设项目、监督保护工作等,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还要与相关的利益主体合作,共同制定保护规划。尤其是历史街区中以及周边地区的原住民,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诉求。循序渐进推进街区的改造和修复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明确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求和措施,并通过法律和制度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

3、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吸引力

在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中山路原始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考虑通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宣传活动,提高历史街区的旅游吸引力,为修复和改造工程提供资金的同时,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接驳,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方便游客的到达和出行。建立专业的导览服务队伍,提供专业的解说和导览,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设置醒目的指示牌和标识,引导游客到达各个景点和重要设施。增加餐馆、咖啡馆和休闲场所,提供各种美食和舒适的休息环境,满足游客的需求。通过建立游客评价和反馈机制,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优化旅游配套设施,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控制好商业活动的范围,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泛娱乐化,将宣传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和特色上。

4、创新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中山路历史街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形式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如组织定期的文化表演活动,并开设文化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士传授书法、绘画、传统手工艺制作并引导公众参与学习和体验。组织海洋文化、爱国文化、青岛历史文化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激发公众对文化的兴趣和参与。为了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之中,需要加强对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媒体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参与方式,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与中山路附近社区组织进行合作,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等,加强社区居民对文化街区的关注和参与。并设立公众参与奖励机制,如志愿者证书、活动纪念品、文化福利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

撰稿人:20233班隋欣怡

审稿人:刘军梁蒙

责任部门:学生处高一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