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国家林立,语言千差万别。不同的语言承载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2023年12月15日下午,青岛三十九中初中2022级2班邀请杨润霆同学的姑姑杨帆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从“语言·文化·民族”的角度入手,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思考。
杨老师先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切入,带领同学们分析语言背后所深藏的思想模式,启发大家思考语言与民族文化之间千丝万缕、互为表里的深厚关系。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汉字的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民族性格与重融合轻差异的思维范式。汉字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与见证。
杨老师又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学好母语传承本国文化优秀基因的同时,通过外语的学习深度解读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脉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网络高速发展、创新日进千里的当代,不同的语言都面临着承前启后的挑战,语言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必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们讨论热烈,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在开放的全球交流中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公益课堂,同学们对习以为常的语文、外语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多了一份自豪和敬畏。愿年轻一代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撰稿:2022级2班 杨润霆
审稿:于大海 马树清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