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心”蓄能,健康“心”成长 ——青岛三十九中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时间:2024 / 02 / 05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寒假如约而至。同学们可以利用寒假进行调整,为下一个学期“充电”。当然,假期的生活作息、手机的开放使用等,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春节来临之际,我校暖阳心理工作室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心理健康调适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保持身心健康,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一、规划好寒假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规划寒假时间,既能够让我们感到对生活的掌握感,充实自己的假期,增强成就感,又能保证下学期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所有规划完成的基础,是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所以,大家一定要规划好时间,保持作息规律。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制定假期安排表,制定好学习计划,利用这段时间查缺补漏,为下学期的学习积蓄能量;同时,也要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收获假期别样体验。

二、觉察情绪,积极应对

生活空间及节奏的改变,势必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在假期中,同学们也要及时察觉和发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出现负面情绪时,大家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视负面情绪如洪水猛兽。我们要知道,无论是焦虑、悲伤还是愤怒,都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被负面情绪困扰时,可以先觉察、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然后尝试积极地去表达。比如说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或者通过运动、绘画等方式,恰当宣泄情绪;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方法,比如“正念冥想”、“深呼吸”、“蝴蝶拍”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珍惜亲子相处时光

寒假让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显著变长。同学们可以利用难得的假期时光,和家人一起包饺子,贴春联,过春节,一起享受新年的快乐。当然,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冲突与矛盾,比如当我们捧起手机沉醉其中时,当我们想休闲放松时,或许爸妈的声音就会如约而至。面对这些小插曲,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尝试着去看到语言背后的真实需求,或许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父母对自己的管束。利用这个假期,积极探索亲子之间和谐的相处方式,温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珍惜难得的亲子时光。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光,渡过一个平安、健康、有意义的寒假,期待春暖花开时节我们重逢于美丽的校园!在寒假期间,如果你有任何心理上的困扰,也要记得及时寻求帮助,我们一直都在。

附:

山东省及青岛市心理服务热线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热线:0531-88942284(周末及节假日19点至2点)。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治疗中心:0531-87150116。

山东省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0532-85659516。

青岛市市长公开电话:12345转心理咨询。

青岛市关工委心理热线:0532-68860629(周六周日9点至17点)。

青岛市妇女儿童心理咨询热线:12338。

撰稿人:王菲 穆诺

审稿人:付立国  刘军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