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青岛39中(海大附中)海洋科普讲座系列之《探秘海洋石油,共享蓝色未来》

时间:2024 / 04 / 23

4月19日下午,我校有幸请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龚建明研究员,为高一700余名学生开设了题为《海洋石油的未来》的海洋讲座。

03bfa0fc2c1d6d8f73a1fdfca4afa93

龚建明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从事海洋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综合研究工作。

IMG_8602

龚老师首先对中国近海进行了简单介绍。让我们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地理位置和各海海洋油气储存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龚老师对石油的成因及储藏进行了生动详细的介绍。石油颜色多样,轻质油一般浅色或金色,重油颜色较深,而起重油呈深黑色,石油用途多,在科技领域、农业领域甚至医药学都可以见到它。石油的成因有有机成因说和无机成因说。有机成因说是水生生物在高温高压下经经物、化反应形成,无机成因说主要包括费托合成反应。

IMG_8637

IMG_8633

IMG_8663

通过龚老师的讲解,我们还了解到目前海洋石油资源斟探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我们一般用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法、钻探方法去寻找石油,地球物理法以重力、磁力、地震为主,地球化学法主要是识别海底油气渗漏。

关于中国海域油气的未来,龚老师强调了创新理论的重要性。南海油气随技术发展潜力越来越大。离我们近的黄海油气未来可期,需共同努力来实现重大突破。

讲座结束以后,同学们对海洋石油开采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未来专业发展表现出极大地兴趣,纷纷踊跃踊跃提问,。

IMG_8628

IMG_8686

IMG_8689

IMG_8695

IMG_8699

IMG_8705

IMG_8706

对于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挑战与机会并存。龚老师带给三十九中学子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海洋石油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身为海洋特色学校的优势,本次科普讲座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三十九中学子对于海洋探索的兴趣,使海洋石油发展的传播向前迈进一步。

撰稿:2023级9班陈雅蓓 李佳馨

审稿:赵昇珂 刘锋 李元基

责任部门:海洋教育研究室

感悟:

创新引领未来,中国石油之路任重道远

——观"海洋课题讲座"有感

本周末,高一级部学生有幸观看并学习了龚建明老师带来的"海洋石油未来"海洋讲座,收获颇斗,在龚老师生动严谨的讲学下,我们对于海洋石油资源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中国海洋浩瀚无垠,这其中不仅孕育着无数海洋生灵,还是一个巨大的石油资源聚宝盆,石油,其名源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因其大多存在于岩石颗粒的缝隙中而得名,石油分为轻重油、重油和超重油,轻重油大多呈浅色或金黄色,超重油难以流动,常见的石油大多呈深黑色,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沸点轻较低,石油的功能用途十分广泛,在科技领域、农业领域甚至是医药学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也正因为这一点,石油资源的勘探势在必行。

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海洋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大陆架附近,这也就意味着90%的海域缺乏石油远景,为了充分目前我国寻找石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地震反射回的地震波绘制图像、对空气、大气、海底沉积物等进行采样分析,或是通过自升式钻井平台进行海上钻探等。

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除克拉玛依等陆上石油资源,渤海油藏出开宋石油最多,南海也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藏。随着石油资源的勘探,科学家们面临的机挑战也不断增多,深层深水,高温高压,从常规到非常规。。。。。。

中国石油之路任重道远,充满着挑战与机遇,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改进勘探技术,才能在时代浪潮下不落俗套,稳步前行,对于南黄河地层的分析,对于深盆气的勘探,让我们相信中国石油未来可期!

——2023级9班兰钰惠

身负重任,砥砺前行

——听"海洋石油的未来"讲座有感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可以用于制做炸药,塑料、化肥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国作为近海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目前70%的石油都是近口的,其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石油最早记载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有对对它黑棕色粘稠液体外表的描述,同时准确预言了它的广阔利用前景。我国的确在大陆架上发现许多油田,其中渤海产量最多。

相比之下,面积更大的南海就显得"毫无作为"了,其实不然。南海累积发现油气最多。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菲律宾等国家开始开采我国南海南部的石油,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才有所好转,但仍在发生。因此,只有让我国实力不断增强,才能夺回本属于我国的资源。广大青少年应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认真学习积极投身国家建设:让南海广阔的发展前景得以实现。

未来石油的发展只会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我国石油的开采从浅水到深层、环境充斥高温高压,情况也从常规到非常规。这其中少不了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海洋石油的未来肩负在我们身上,用守正创新的品质,坚持奋斗的信念,努力拼搏出更好的未来。

——2023级9班董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