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好时光 一起上春山——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初二年级学农纪实(二)

时间:2024 / 05 / 12

五月,上春山啦!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
今天,原是平常的一天
这周,原是无奇的一周
因为遇见你——学农而不平凡

在满眼青翠中,青岛39中2022级初二全体学子,呼吸着裹着泥土香的空气,感受着“吹而不寒杨柳风”的温柔,体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

同学们用自己手中诚挚的笔,记录下了学农中的点滴美好,这鲜活又充满力量的一幕幕,将是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01回首一路欢笑,一路情谊(初二5班·初沛齐)

大巴车的轰鸣声刺破氤氲的晨雾,同学们的喜悦唤醒碧绿的菜畦。初二级部的学农活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一路欢笑,一路情谊。

img1

img2

做蛋糕亦有学问,小小四个鸡蛋竟能打出一盆黄澄澄的面糊,而打发蛋白时辛勤的汗水,甜蜜了朴实的蛋糕;种菜时的铲土、取苗、插苗、灌溉,我们只知“花木成畦于自栽”的悠闲自得,却至今日方知“春种一粒粟”的艰辛。教科书上空洞的酿酒说明,终究抵不上合作发酵的辛劳与激动;诗文词赋中文人雅士品茗的一方净土,终究难比亲自煮茶、品茶的成就感。市场上白花花而有弹性的豆腐,也不如亲身制作的美味;野炊时的烟熏火燎、满身泥泞,也难掩自豪的微笑……蔚蓝又高远的天空、平静而澄澈的湖泊、发自心底的欢笑、收获成功的喜悦、唇枪舌剑的辩论,甚至是小小的冲突,都值得用心铭记。回首向来欢笑处,归去,半是友谊半是情。

02学农日志之野炊(初二1班·曲筱萱)

阳光洒在田间石板路上,周围的绿树草丛连绵不绝。没错,这正是我们前往野炊的路上。同学们排成两行,井然有序的赶往目的地,即使骄阳似火,但心情却分外高涨。

到达场地后,同学们分为四组,分工合作。我戴好手套,从树干旁搬些砖块,留有空隙的,开口朝北,搭建起原始灶台来。然而挑选树枝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刚开始需要从树枝堆中挑选一部分树叶以及较短的枯树枝,折断后才行,将它们放入灶台中间,用打火机点燃一角,用木板快速扇动,火苗便会越发的旺,而这时则需要添加一些较长而粗的木棍放入,并手拿一根较长木棍翻动其中的木条。

img3

1715497012271

将锅中放入冲洗之后的土豆,地瓜和芋头,倒入清水,架在灶台上,使火苗位于锅中央正下方,然而原先的枝条并不足,还需不断地拾捡枝条,等待锅中水煮至沸腾。

当一锅热气腾腾的食物端上桌时,组员们早已迫不及待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地瓜软软的,轻轻捏住两侧,外皮便顺势被揪下,咬下一口,味蕾竟品尝出丝丝甜味,绵绵的口感,可让人垂涎三尺。我想,那并不仅是舌尖上的喜悦,更是付出劳动得到好结果的内心欣喜,是组员们团结一致的凝聚力所致。

img5

img6

回程途中,太阳已经落山,汗水早已在身上肆意挥霍,食物的香气渐渐散失在脑海,然而我们的心中却是甜滋滋的,回味起来还带有山野的清香。

也许野炊的时间是短暂的,学农的时光已飞逝而去,但我们过往的点点滴滴无法忘记,团结一致的坚定信念更是铭记在心。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应努力拼搏奋斗,在生活的各大“战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只求耕耘,不问收获!

03古韵茶艺(初二6班·刘颜子玄)

初入茶室,入耳的是悠扬的古筝声,琴声抑扬顿挫,拨动我的心弦。欲饮一盏好茶,须先洗茶具,将适量热水倒入茶壶,两指握其柄,一指抉其盖,顺时针依次倒入龙杯、凤杯,流水清脆的滴落声令人心明澄澈,再将茶漏放壶口,将赏杯盏中的红茶用茶钹拨入其内,用“凤凰三点头”的技法淋上开水,便可以盖上,在四周冲淋几圈,静候品茶佳时。

img7

img8

敬茶也别有一番讲究。向长望敬茶,若是得其“赏识”,便会用食指轻扣桌面之下,以示谢意;而长辈为你倒茶,则要玉指靠拢,击茶桌之下,有“五体投拜”之意。

img9

img10

img11

在温热而清芬的茶香中,我嗅到中华千年传承的厚重,又顿感它是如此的平息近人,在一握一拿中体会其优雅,在整套仪礼中感受历史的沉淀。一闻一品,在这苦涩又略带甘甜的茶水中遇见这华夏的礼仪与文明。

茶艺4

04田间野炊(初二1班·陈采儿)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吃过早饭后,我们沿着小路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就是我们的野炊场地了。由石子和小山丘构成的路坑坑洼洼,沙子和泥土混合着,树枝交错地堆在地上,光影斑斑,绿树漫漫,当晨雾照进树林的那一刻,光便有了形状,这大概就是丁达尔效应吧。

同学迫不及待地想开始“野外求生”,我们分为4个小组,各组组员分工明确,开始搭建炉灶、拾捡柴火和清洗食材。大家齐心协力,脏活累活抢着干,就算弄脏自己也毫无怨言,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生起了火。

img13

生上火后把锅放上,加上水,我便把洗好的土豆、地瓜一股脑地倒进去,虽然动作笨拙,但好在是煮上了。

不一会儿,炊烟袅袅,阳光也开始变得火辣,炉灶的火也照得我们生疼。不过闻到饭香,吃到锅里的水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们觉得一切都值得。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锅美食终于摆到小石桌上,一位同学等不及立刻上手,可滚烫的土豆,教会了他什么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家都被他逗得哄笑一堂。

吃着自己煮的美食,享受着阳光和微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这山水田园间独有的风情,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古以来那么多的文人志士逃离官场,隐归田园,在大自然中体味人生冷暖,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了吧。

在野炊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还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这些技能虽然简单,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与艰辛,我们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了节约和环保的重要性。这大概就是学农的意义吧。

野炊的收获2

05学农感悟(初二6班·高嘉泽)

当我们脫离繁重的学习生活,来到山清水秀的学农基地时,心中的愉悦难以言表。

一捧捧新鲜的泥土,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和青春的力量,“纸上种植”栽种草莓苗和韭菜苗的活动展现了同学们的生机与活力。认真挑选种子的时刻,齐心栽下幼苗的瞬间,亦或是任务完成后打扫卫生的默契,无一不使我们更加团结有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也如同一棵幼苗深深植入同学们的心中。此外,课堂上讲的食品分级知识同样十分实用,它们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img15

1715498070421

“通体白如玉,老少皆爱吃”说的便是豆腐。豆腐因滑嫩的口感和充滿自然气息的豆香而深受欢迎。但它的制作却绝非易事。

1715498427873

一颗颗饱满金黄的黃豆排着队滚进石磨中,一圈圈旋转后便流出云朵般绵软细腻的豆沫,随着大盒大盆的豆沫倒入,表层逐渐聚起大朵大朵的“棉花”,而埋藏在这棉花下的,便是乳白的豆浆了。看着自己磨出的豆沫被一步步做成光滑洁白的豆腐,我们心中别提有多自豪了。再倒上点酱油,舀一勺到嘴里,咸滋滋滑溜溜,心中那叫一个痛快。磨豆腐是一门传统技艺,只有纯手工制作的豆腐,才是真正地道的中国美食。

img18

img19

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茶艺,为果树“望闻问切”的果树管理,融进无数千古名句的酿酒,无一不是我们在学农期间学到的技艺。在学农基地学到的各种知识开阔了我们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生命更加丰满。

06难忘的学农第二天(初二2班·金子玥)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随着清晨嘹亮的起床号,同学们在晨汐下开始了元气满满的一天.昨夜同学们共度了难忘的时光,那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人,和同龄人一起过夜。同学们在一起洗漱,共同维护着宿舍良好的环境。既锻炼了我们独立自主能力,同时也增添了学习技能,真是欢乐伴随着收获呢!

六班

在简单的整理过后,同学们便都早早来到了操场集合,我们要是干什么呢?原来是去晨跑!伴随着老师的命令“每班排成四队,向右转!跑步走!”同学们便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一路向山上跑去,沿途群山青翠,小溪河流在阳光的映衬下波光粼粼。河坝上几只大鹅,也早早起床,对着湖水梳洗着羽毛,晨跑将早晨的那些因倦一扫而空,同学们欣赏着风景,享受晨间清凉的山风。

img21

太阳爬到头顶,同学们准时列队,各自去往各班的研学场地。上午,我们学习了如何野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然后兵分三路,组长带领一名组员去准备炊具和食材,六名同学负责捡细(引燃)中(旺火)粗(持续)三种不同的木柴,最后余下的同学共同肩负着一个光荣而又最艰巨的任务——搭灶台。

野炊9

别小瞧这件事儿,操作起来可是有各种技术。灶身整体长,宽为2.5块砖,内径为1.5块砖,在确保灶身稳定的同时,又有留出一个进风、一个出风两个口,更是难上加难。好在我们组的成员十分给力,三下五除二,将灶台搭建得又块又好,连老师都忍不住连连称赞。很快在老师的帮助下,点火、浇油,引燃……越来越多的同学向我们小组围了过来。呼!雄雄的火焰燃起来,仿佛瞬间将铁锅包裹。伴随着火势的增大,柴火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我们也不由得加快脚步,去寻找合适的干柴。

img23

火小加松针,持火放木柴,一切的一切,在同学的配合下井然有序进行着,在浓烈的烟中,同学们时常被熏得泪水直流,却依然不放弃。在四十分钟的忙碌后,一掀开锅盖,浓烈的谷物香扑鼻而来,同学团团围坐在一起,地瓜甘甜,芋头软糯,土豆清香,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上午的学习。

学农体验,不仅让同学们增加了劳动知识,学习许多生活技能,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掌握户外生活能力的不易。当然,和同学们之间“万众一心,其利断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随着欢声笑语而大大增加!

07制糖工艺日志(初二2班 杨润霆)

5月6日,今天是学农第一天,同学们都很兴奋!来的时候整辆大巴车都浸润在欢声笑语里。学农基地很气派,寝室也很大,看着上铺,我很满意,能在清晨伴随着朝辉醒来真是棒极了!感觉往后学农的日子也被温柔的阳光镀了金边。

下午我们去糖艺实践,指导实践的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中国制糖的历史,又介绍了制糖的原料与方法。

img24

接下来便是最激动人心的动手实践环节,第一项内容是炒花生。这份工作得掌握火候,炒得太急,花生的红衣会焦糊;炒得太缓,花生就会迟迟不熟。我们组就是炒得太急,导致花生卖相不佳,一块白一块黑,但味道很是可以。脆生生的散发着果实独有的清香,要不是同学阻拦,一盘炒花生能被我消灭大半。

img25

原料已备好,终于开始正式做糖。首先做花生蘸起锅,伴随着“哗啦啦”的声音,小明同学将准备好的水入锅中,小刚同学眼疾手快,从杯中舀出一勺糖撒入锅中,随着铲子不断搅拌,糖与水在锅中完美融合,一阵阵甘甜的气息也徐徐升起。小明抬起铲子,丝绢般的糖浆轻轻滑落,可以放花生了,她自信满满,一粒粒花生在锅底欢快地滚来滚去,身上穿上了半透明的黏稠的糖衣。关火后,花生蘸们一个个粘在一起抱团取暖,身上的糖浆也渐渐凝结成了晶亮的糖霜。

img26

花生蘸制作完成,同学们把它们盛入盘中,端上展示台。一排冰晶般的花生蘸整齐地摆在台上,真是赏心悦目。我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向往,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台前。抓起一把大快朵颐,嗯!太好吃了!糖霜的香甜与花生的劲脆巧妙地结合,像一朵幸福之花在我口中绽放。我把每个小组制作的花生蘸都尝了个遍,细细品味这辛苦后的甘甜,填满的嘴也阻碍不了我幸福的微笑。

08春山上的全羊宴(初二12班 李宛泽)

第一天体验的项目是厨艺。之前我以为是老师手把手教学一道菜,没想到只是给了我们食材:胡萝卜、大头菜、菜花、茄子、土豆、肉、调味料、葱、姜,蒜等,让我们自由发挥,不知会做出什么“黑暗料理”。

img27

遇到这种情况,我内心有点慌乱,因为我对于做饭这件事是零基础,面对于开火,切菜,翻炒等我更是“一问三不会”,而我们组的辛长庚是料理大师,他自称“炒七道菜都没问题”。

制糖2

第一道菜是青椒炒肉。我有些无所事事,因为活儿都被会做饭的同学包圆了,所以我只能给辛长庆提供肉,看看肉在锅中翻灯至焦黄鲜嫩,我才放心,同时也有些不甘心,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做做试试,因为青椒炒肉上被高晨曦摆放了一个胡萝卜爱心,所以暂且称它为“美羊羊”。

img29

第二道菜是菜花炒肉,这次我的参与度高了不少,因为我参与剥菜花这项工作。出锅后,我特意将菜花摆放到两边,肉摆在里面,这让摆盘更美丽,我们叫它“上春山”。

img30

终于,到了第三道菜终于到了我派上用场的时刻,我先是打了鸡蛋用筷子将鸡蛋打匀,这些鸡蛋上下翻滚,灵活新鲜的样子像是我们新奇又充满活力的思维。可是在炒西红柿时,我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有张涵雅与程欣琳轮流翻炒与添水,及辛长庚与何旭东的场外援助,让这道菜,增添了美味,我们称为“沸羊羊”。

烹饪88

六道菜都做完后,大家都品尝了从未有过的美味,我们也更加团结。我甚至觉得,我们的菜是五个组中最好吃的了。春山上的全羊宴,有没有吸引到你呢?

撰稿人:李婷、管霞、徐仁英

审稿人:李倩

责任部门:初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