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青岛39中高中部有幸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张宜良博士,为高一级部的全体同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讲座——《水产养殖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张宜良博士从事于水产养殖专业,曾参加过《开门大吉》,《最强大脑》,《开讲啦》等多档综艺节目,通过对水产养殖的知识解读和宣传,激发了大批青少年对科学和海洋的兴趣,本次讲座,张博士通过介绍水产养殖的定义、水产养殖的意义、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内容以及水产养殖与国家安全间的关系等,以精彩的内容,丰富的图片,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同学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紧跟张博士的脚步,进入奥秘的海洋养殖世界,了解百姓与海洋水产产业的关系,深刻理解了海洋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讲座中,张博士通过“水种饵养病”5字,介绍了水产养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内容,清晰明了,让我们感受到水产养殖专业所内涵的广博学问。
同时,张博士还通过讲述中国水产养殖的六次浪潮,直观展现了中国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水产养殖实现了中国人民由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未来,中国水产养殖还将致力于让中国人民实现有选择的吃,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
提到国家安全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时,张博士提出“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的概念,使同学们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水产养殖的紧密联系,了解到了蓝色梦想与蓝色责任的概念与意义。
同学们在张博士的细心讲解下,对于水产养殖和国家安全及蓝色梦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与张博士互动提问,热情高涨,张博士也认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与同学们合影留念。最后,张博士倡导大家多学习海洋知识,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也逐渐得到世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柱”一次次浪潮的更迭,推动着中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身处齐鲁大地,我们应努力学习海洋知识,在心中埋下一颗名为“蓝色梦想”的种子,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经济,相信39中的学子们定能肩负时代重任,实现伟大梦想。
【学生感悟】
听了张宜良博士的讲座之后,我受益良多。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水产养殖”这个低调的名词背后,不仅有着“谁来喂养中国”的答案,让中国的老百姓,对于水产品实现从能吃饱到能吃好,再到能够有选择地吃,还有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的重任。张謇说:“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水产养殖的兴盛,可以让中国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更有底气。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作为传统海洋大国,自古以来便有着辽阔的海洋疆域,自建国以来,中国积极与世界接轨,增强海权意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回信上说要新时代青年“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作为一所有着海洋特色学校的学生,我们要热爱海洋,关注海洋,尽心为祖国的海洋事业贡献力量。
——2024级7班张弓
“谁来养活中国人”是外国对中国20世纪后期人口迅速增长的以至于会发生饥荒的认知,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科技的发展,于是他又提出“中国的科技和水产养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我曾经于水产养殖的解很浅,没有意识到水产养殖重要性,更没有想到中国水产养殖第一次出现,竟可以追溯到商朝西伯侯姬昌。
那水养产养殖又和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张宜良博士提到,在中国海洋大学有一块石碑刻了,张謇的一句话,“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近代中国,对于领土主权还没有什么概念,在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中国的主权,一点又一点地丧失 ,中国的海权越来越小。至于后来,那段历史简直读写成一部血与泪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陆地面和约90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水产养殖成为重中之重。经过五次水产养殖浪潮后,人民从吃的好到吃的好再到有选择的吃,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此时,第六次浪潮正向我们袭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培养爱爱国之心 ,学习海权知识,积极维护国家安全。
——2024级7班付世泽
撰稿人:2024级7班罗艾琦
审稿人:赵晟珂、刘锋、李元基
责任部门:海洋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