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水平,2025年3月7日,青岛三十九中初中部举办“德育先锋”班主任主题论坛,初中部执行校长武伟伟、学生处主任于大海、教务处主任杨涛及全校班主任、青年教师参加论坛。在论坛上,初二9班班主任杨健老师以“瓣瓣不同,瓣瓣同心”为主题,分享了她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实践智慧,为全校班主任及青年教师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育人课。
首先,杨健老师提出“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与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连。”杨健老师以“乌合之众”与“精英团队”的对比切入,强调目标共振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她通过“角色·责任·人生”“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班级愿景,并让每位学生参与目标制定与执行。杨老师曾带领班级共同策划“百日成长计划”,将学业、品德、协作等目标细化至小组和个人,最终通过成果展演呈现集体智慧。“当学生从‘乘客’变为‘水手’,责任感便不再是口号。”杨健老师总结道。
其次,杨健老师提出要关注班级核心团队的建设,这被杨健老师视为班级凝聚力的“筑基工程”。对此,她创新采用了“三阶培养法”:一是民主选拔:班委通过自愿报名、实践考察、同学投票产生,确保公信力;二是能力赋能:开展“时间管理”“高效沟通”等专题培训,并设置“互助讲堂”“突发事件模拟”等实战场景;三是动态管理:班级成立初期由班主任主导制定班规,中期逐步放权至班委自主决策,后期通过“班委培训会”监督优化。“班委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和榜样。”杨健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班级卫生委员自发设计“值日盲盒”,将枯燥任务转化为趣味挑战,带动全员参与。
另外,杨健老师还提到了做班主任的“进退哲学”。她认为“教育不是自我感动,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杨健老师提出班主任需修炼“三力”:一是自驱力:践行“3R法则”——休息(Rest)、反思(Reflect)、充电(Recharge),避免职业倦怠;二是共情力:通过“情绪日记”捕捉学生心理动态,在考试失利时送上手写鼓励卡,在矛盾调解中扮演“倾听者”而非“裁判员”;三是边界力:坚持“三不原则”——不替代学生思考、不包办班级事务、不模糊师生角色,例如在班委换届时仅提供流程建议,决策权交给学生。
论坛尾声,杨健老师谈道“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展示了一张张班级温暖记忆的合照,画面中一位位同学笑颜展露,正如一片片美丽而独特的花瓣,组合成了班集体这朵绽放出无尽青春风采的花朵。她以此作结:“教育者的使命,不是修剪个性的‘刺’,而是让每朵花在集体土壤中找到绽放的方向。”武校长高度赞扬了杨健老师的育人智慧与持续学习能力,并提出全校班主任及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本次论坛精神,为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助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为推动学校持续进步、迈向更高层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撰稿人:刘炎
审稿人:武伟伟 于大海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