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探索指向深度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5年4月25日在青岛三十九中举办思想政治学科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以“指向深度思维的思政课堂建构” 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评课交流与专家总结,展现了思政课堂在思维进阶与创新实践中的突破性探索。
一、课例展示:多维情境驱动思维跃升
肖瑶老师以“解码小米汽车战略,探寻超前思维的力量”为总议题,通过“项目展示—规划实践—思辨深化”三环节层层递进。学生针对小米汽车发展战略进行项目式研究,感悟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并模拟制定“小米YU7产品规划书”,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策略,学会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课堂辩论环节引导学生从市场预判、技术迭代与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展开思辨,凸显思政课与时代热点的深度融合。
赵乙丹老师的“法律专题二轮复习——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课堂以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为起点,学生通过梳理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核心概念、法律条文及典型案例,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随后,学生自主讲解典型例题,总结“法律事实认定—责任归属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的答题规律,并通过对比迁移应用,提升法律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这一设计呼应了“深度学习课堂”强调的知识整合与高阶思维训练理念。
刘绍蕾老师“当高考遭遇网暴:法治社会的‘救赎’与青少年的‘反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复习课,课程以网暴案例为切入点,设计“共情实验—案例分析—跨学科联盟”三篇章。学生通过匿名留言模拟网暴情境,分析“我国网暴公诉第一案”的法治意义,并组建“法律×心理×传媒反网暴联盟”,探索多学科协同解决方案。该课例彰显了思政课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学生从认知走向行动。
二、评课交流:聚焦思维拓展与数智赋能
青岛一中王银凤老师指出,在讲解超前思维时可以运用大单元教学联系多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展思维角度与深度。二轮复习课堂可以通过汇总对比同类题型,让学生形成全面认识。
青岛五十八中韩嘉伟老师强调,数智工具的应用是深度思维的重要推手。他建议进一步利用AI赋能课堂,精准定位思维薄弱点;同时探索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法律案例场景,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思维沉浸感 。
三、总结点评:构建深度思维课堂的实践路径
青岛三十九中教务处主任刘锋在总结中提出构建深度思维课堂的三大策略:
情境冲突化:通过真实议题创设认知冲突,如超前布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网暴案例的法理辨析,激发学生辩证思维。
工具可视化:探索AI智能平台动态追踪学生思维轨迹,实现个性化指导。
评价过程化:将思维品质纳入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从知识复现到创新迁移的思维进阶,而非仅以答案正误为标准。
刘锋主任表示未来青岛三十九中将继续深入研究深度思维课堂,增强思政课堂效能。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 “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经验分享” 的立体化研讨,为青岛市思政教师搭建了思维碰撞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未来,青岛市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
撰稿人:肖瑶
审稿人:刘锋
责任部门: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