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9中(海大附中)艺术教育特色的兴起与发展

时间:2016 / 07 / 27

上世纪70年代,时任学校政教处主任的王崇修,音乐老师隋稳掬、孙钦,美术老师卢云霞、团委书记韩曙黎(原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青岛市人民政府督学)、青年教师王亚和等,吸收各班的文娱骨干和积极分子组建“青岛三十九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王崇修老师是该队的总负责人,亦是总导演。开始只是配合形势宣传,排练一般形式的歌舞节目,如相声、独唱、小合唱、乐器独奏,中外舞蹈等。在以后的时间里,宣传队以排练话剧为主。先后排练出五十余部大中小型话剧(包括同学自己创作的大型话剧),如《风华正茂》《最后一幕》《救救他》《马兰花》《一双绣花鞋》《小雁起飞》等。他们演出的足迹遍布工厂、码头、部队和农村。在岛城颇具影响力。而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演艺明星。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唐国强、倪萍、王绘春、张山、徐晓青、王静、蔡向亮、赵娜等近百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影视明星都曾是三十九中文艺宣传队的队员。1983年,在国内外发行的《中国戏剧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黄海之滨有个文艺摇篮》的文章,全面介绍了青岛三十九中话剧队的活动情况。1991年2月21日北京《公共关系导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吕国利的文章《80颗明星共有一个母校:也说“青岛39中现象”》详细报道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为了传承发扬这一特色教育,1991年学校开始在初中招收艺术班;1994年高中开始招收艺术班,走上了艺术教育发展的规范化道路。目前,学校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招4个初中班、一个高中班。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军乐、民乐、管弦乐、合唱、舞蹈、表演等艺术团,经常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各种演出活动。每年高考,都有大批优秀的艺术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著名院校深造学习。

1994年秋,三十九中被省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光荣称号,同年被市教委命名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2009年4月23日,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亲临我校,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和青岛三十九中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三十九中成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实践与生源基地”,这是中国音乐学院唯一的一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2011年7月,由“青岛凤凰传媒有限公司”、“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青岛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联合摄制的青春励志电影《十五岁的笑脸》,在39中举行开机仪式。剧中的所有演员全部由39中的校友和在校学生担当。白刚勋校长是电影的出品人。唐国强、倪萍、尹建平等校友为电影的总策划。电影引起了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的高度关注。2012年3月在北京161中学和青岛三十九中分别举行了首映式。同年8月,该片在第九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得最佳故事片奖。

2013年2月我校合唱团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5年,在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校民乐团的《飞春》、舞蹈团的《青春随想》、合唱团的《燕》《雨后彩虹》及集体朗诵《青岛女孩》等分获民乐、舞蹈、合唱、朗诵类一等奖。集体朗诵《安塞腰鼓》获青岛市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6年,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在青岛举行。我校民乐团演奏的节目《飞春》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信息截止时间: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