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班主任实践篇】学生德育评价的做与思

时间:2017 / 03 / 20

——青岛三十九中  赵霞

img1

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以来,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这些工作在初中教育一线的班主任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改变既往的评价方式,让综合评价代替单纯的学业评价。自2016年开始,我校全面使用智慧校园综合评价系统,这为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引发了我们工作思路和方式的变革。

我想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教育评价的意义、班级德育评价实践和由德育评价引发的思考与设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教育评价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测评?我认为这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是用一种量尺卡出来的完美符合,成功无所谓好坏和对错,其核心就是一种符合,是实际和标准的一种符合,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行为古已有之,教育测评却不是自古就有,一直到隋唐时期,中国的文官选拔为世界教育史贡献了教育的测量方式——考试,而考试一定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也就是评价。所以如何评价直接决定了教育测量的标准,也就间接影响了教育。

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汪明主任对教育部《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招生改革》一文的解读中我了解到: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是大势所趋,我们学校作为30个实验地市的优秀学校代表之一,率先尝试学生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负责的做法。

其二,谈谈我在班级德育评价中的实践做法。我们知道当今教育测量(评估)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到建构时代。测量时代追求评价结果的数量化,对明确这些数量资料的意义并不重视;描述时代对“测验结果”作“描述”,以判断实际的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及达到的程度如何;判断时代是一个特殊时期出现的,显著特征是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所得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并作出“价值判断”;建构时代的评估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参与评估的人或团体关于评估对象的一种主观认识,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共同心理建构”。

不同的测评方式适用的教育实际也不相同,在诸多方式中我认为“建构评估”的方式对德育评价更为适用。我们都知道在各种教育测评中,德育评价尤为难做,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在摸索合适的方法。在接手这届初一的时候,我首先重视的就是树立班级育人目标,经过反复思考,也受到《56号教室》的作者雷夫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影响。雷夫认为孩子们的道德发展经过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实际上我认为前两个阶段都不能称之为道德阶段,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基本反应,今天他有可能为了不想惹麻烦做好事,明天他就有可能为了要奖赏做坏事。当然我也没有野心要在三年初中就把孩子们培养到第六个阶段,实际上我自己有没有到达这个层次我也要经常问问自己。如果通过三年的努力能让孩子们达到第三、四个阶段,我想就很好了。最终我还是认同了易中天先生提出的育人目标:真实、善良、健康、快乐作为我们班的育人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身边的老班主任们无私的给我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有很多班级的规章制度都非常明确详细,但我在制定明确规则还是划定粗略行为底线之间纠结了很久。制定详细的规则,可以让孩子明确的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最有效的行为指导方式,但这种方式少了让孩子思考的过程,而划定粗略的行为底线,可能孩子的行为不会很快规范到位,但利于情商的培养,一旦认同形成行为就是自发持久的。最终我给孩子们划定的行为底线是:不使自己或别人身处危险当中;不使别人因为我的行为而受损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和保持这两条底线,我借助学校的综合评价平台,实施了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小组值周制度,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班级的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学生能力和自信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其次通过学科评价了解学生上课情况。由于我课时量比较多,又跨两个级部上课,不能经常观察孩子们的上课情况,综合评价平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在这上面我可以看到每个孩子在每节课的表现,第一时间了解班级上课的状态,特别突出的孩子还可以单独查看他一段时间内所有的表现;再次每天放学前都由值周同学主持进行每日总结。总结过程中被批评的同学有权为自己辩解,全班同学再参与讨论,最终形成共识,这是很重要的道德建构过程;最后班主任进行的德育评价都采用个性化描述的方式。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

最后,谈谈我对德育评价的几点思考和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确实为我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助力很多,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首先德育评价标尺的确定,到底应该越详细越好,还是越宽泛越好?详细并明确的规则有利于学生尽快的认识到自己行为是否正当,但不利于情商的培养,宽泛的划定底线,有利于培养高情商,但过程必定反复漫长;其次德育评价结果的应用,到底应不应该用于高厉害的选拔当中?很多老师都在问费这么多心力到底有什么用?其实我个人倒不太希望将德育评价的结果用于高厉害的选拔中去,如果真使用了,我进行评价首先要考虑的也许就不是该不该扣分,而是别的学校扣不扣分了;最后德育评价到底应不应该独立体现于教育评价之中?其实真正的德育应该是寓于各种教育之中的,看不到德育的德育是最高的德育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独进行德育评价实际上还是一种浅层德育的做法。

最后是我对德育评价的几点设想:在后面的工作中我将尝试将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纳入德育评价之中,使其能够更加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在校生活。优秀共同体团体奖项之外,设立个人奖项,奖励每周综合评价成绩优秀的学生。采取措施,提高家长对评价平台的关注度。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