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初中2018级9班家委会邀请青岛海事局前海海事处迟志华队长走进校园,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水上安全知识公益课。
迟志华队长现任职于前海海事处奥帆海巡执法大队,具有丰富的海事现场执法经验,曾任职于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和青岛海事局交管中心,具有丰富的海上搜救与海上交通指挥经验。迟大队长作为讲师,参加过“市南区中小学生水上知识进校园”活动。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陆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但我国的海域面积有多少呢?”50双眼睛齐刷刷的被迟大队长的问题和地图所吸引。课堂上,迟大队长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的海洋知识;我国海上的交通建设情况,以及作为海上交通安全主管部门——中国海事局的主要职责,孩子们兴致盎然。
孩子们对海洋知识及海事局的职责有所了解后,迟大队长开始向同学们讲解水上求生的基本知识。通过视频的播放,同学们了解到海上船舶可能发生的危险:船舶搁浅、碰撞、火灾、人员落水等。在发生船舶险情时,最重要的就是发出遇险报警,报警的方式是拨打“12395”水上求生搜救电话和无线高频通话。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学习到了各种声光、焰火信号等信号报警方式,各种船舶安全标识以及相关的船舶救生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Maday,Maday,Help me”,通过现场的演示,同学们知道了当发出Maday求救讯号时,就表明有船只遇上实时的严重危难,威胁人命安全,无法自救,需要立即救援时。
迟队长通过和同学们中英文的现场报警演练,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船舶遇险时的报警方式和报警内容,包括位置(Position)、船名(Name)和遇险内容(Content)。
接下来,迟志华队长通过几例惨痛的事故教训和翔实溺水事故数据,增强了同学们对水上活动安全意识,并向同学们重点讲解了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迟队长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儿歌,告诉孩子们如何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一是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二是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三是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宜不宜参加游泳,也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四是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五是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最后,迟志华队长向同学们讲解了海(水)上游玩的注意事项。
1、 恶劣气象条件下不出海游玩;
2、 不乘坐不规范的的船出海,不要坐超载船;
3、 不要把危险物品带上船;
4、 遇到紧急情况,要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自作主张跳船;
5、 乘船时,自己一个人不要到甲板上去,大人在旁边时也要注意抓牢扶手,以免掉入水中;
6、 不能随意挪动船上的救生消防措设备,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摆放救生衣的位置。
通过这次家长公益课堂,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水上求生及救助知识,还增强了水上安全及风险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价值观。
撰稿人:2018级9班 孙冠懿
审稿人:曹芝琳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