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战“疫”担当作为|高中部“决心抗疫用心行动”主题作品选登(十三)

时间:2020 / 04 / 29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开展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这场疫情,每一个人都不能置之度外,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为深入研究挖掘疫情及疫情防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落实学校“在研究中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教育理念,青岛39中高中部特开展了“决心抗疫用心行动”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创作,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记录时代印记,表达内心感受,为打赢这场硬仗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品选登

生命与责任

作者:高二 5班  范炳呈

指导教师:黄国通

“2020年新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席卷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像带着狞笑的恶魔,瞬间令人闻风丧胆,它吞噬着脆弱的生命,牵动着整个中国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总是有那么多背影令人热泪盈眶。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从未考虑过自身的安危,毅然决然的冲在疫情斗争的最前线。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于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战士冲锋在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歌可泣。是什么让他们为了国家呕心沥血,我想是因为他们心中对于责任的守护和对于生命的敬畏。责任,是人世间最沉重的,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他们为了让更多人留住人世间的美好,愿倾尽所有。

然而如此国难当头之际,对于有的人而言却轻如鸿毛,不知所谓。当人们为武汉人民捐款捐赠物资的时候,有一部分却进了个人的腰包;有人在网络上讹言惑众,空穴来风,更有甚者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进行诈骗。他们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如同儿戏,不但没有尽自己所能去救国救民,反而无视生命,无视责任,必将遭到社会的唾弃。

“白衣天使昼夜战斗,大爱无疆守护神”在抗疫战场上,还有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勇赴湖北,驰援武汉,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生命的极限给病人一份陪伴,换他们一份灿烂的微笑。我相信这是守护生命的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我想对所有的抗击疫情工作者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让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作为一名学生,我必须听从国家安排,响应学校号召。管好自己不外出。随时关注关于预防肺炎的相关信息,了解更多的防控办法。把最新的消息带给我的家人。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国家,相信科学。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在家努力学习,因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坚守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高速公路上,小区门口的警务人员;给孤寡老人送菜协助他们生活的志愿者……这一群群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用挺拔的身姿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如山, 正是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确诊人数才会越来越少,治愈的人数才会越来越多。每一次的苦难来临,都会让我们更加的团结;每一次的困难到来,都会让我们更加的坚定!这是对一个国家的洗礼,更是对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考验,我们要做有信心的中国人,做正直善良的中国人。这样,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把责任铭刻于血脉深处,心中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那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并肩战役 共盼春来

作者:高二 7班  李嘉懿

指导教师:刘广青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这场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恐惧与无助,但也让我们收获了感动与温暖。疫情无情,人心有情。上到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疫区的医务工作者,下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社区志愿者,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教会了我要学会感恩。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爆发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武汉。她们有的初为人母,却也狠心地“抛弃”家中的幼子,毅然决然的奔赴一线,因为她们知道,祖国需要她们;她们有的正处于如花似玉的年纪,却为了能更方便地穿上防护服,毫无怨言的剪去了自己地长发,因为她们知道,人民需要他们。当他们褪去口罩,露出满是勒痕的脸庞时,当她们累到坐着都能睡着时,当患者痊愈出院,她们幸福地手舞足蹈时······那一幕幕令人心疼的画面,让我在感到心酸的同时又为她们感到自豪。病毒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

疫情使我明白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慷慨解囊,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最紧缺的物资,更重要的是那份感动与温暖,每一份物资都饱含了他们的关爱,也承载了我们的感激。我们收到的第一批国外物资,来自日本的民间,他们在箱子上贴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我们的友国巴基斯坦,正面临着严重的蝗灾,却还是愿意倾尽全力帮助我们;韩国总统文在寅说“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些国家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温暖。当然,我们也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国家,所以,在疫情席卷整个世界的时候,我国实行了“一省一国”的政策,为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家带去了医疗队和物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经历者、见证者。这次疫情也教会了我很多道理。疫情期间我们都要宅在家里,我才发现以前那些看似乏味的平淡生活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疫情教会了我要懂得珍惜;疫情面前不看贫穷与富裕,只有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的人才更有优势,所以,我要珍惜以后的每次锻炼机会,疫情教会了我要坚持锻炼;其实这次疫情也是一个检验我们自控力的机会,有的人可以按部就班的作息、学习、阅读,有的人却沉迷于手机,这次疫情提高了我的自控力。

总有一天,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樱花会再次地盛开,早起的人们依旧吃着热干面,街道上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那时的我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淡生活。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

作者:高二 9班  蔡善昕

指导教师:段燕霞

——写给坚持在一线的医生,写给正在奋战的战士,写给捕杀野生动物的动物,写给无所作为的权士。

七十年前《鼠疫》中的奥兰小城迎来了寒冬,与七十年后的今天不谋而合。新冠疫情像猝然扯开了一块薄纱,薄纱下掩盖的乱象与腐败避无可避,全暴露在阳光下。

12月,从华南海鲜市场起源,病毒无声无息地扩散。事情要从一只蝙蝠说起,其实又何止蝙蝠?带汞的海豚、失去鱼鳍的鲨鱼、没有胆汁的灰熊……动物无辜,有错的只是贪一时口腹之欲的人。我们该反思,对自然和动物的蔑视,累积的恶果最终都将反噬到人类自己身上。

12月30日,武汉的八位医生在各自的朋友群中发布了一条“谣言”:“武汉医院发现新冠病毒”。他们在警局写下训诫书。

2月6日,“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就此长眠。

其实相比吹哨人,我更愿意称他为普通人——我翻完了李医生的微博,他爱吃炸鸡,期待看庆余年2,觉得一百块一斤的车厘子吃不起;看到一只有心理创伤不断做噩梦的小狗的视频,会为它叹息“每天在噩梦中惊醒实在是太痛苦啦。”他热爱数码,转发了好多手机抽奖,却倒霉地一次也没有中。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鼻子却一酸,这个临终前还想着病好了再去一线的医生,他就像所有当代年轻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善良而热情地生活着。

说真话,为什么成了普通人的禁区?

想起除夕夜,当初被省长声明资源十分充足的武汉,那一刻也在欢度新年吗?后来是红十字会卖物资,再后来是双黄连口服液,让我不能不想到《鼠疫》:“一家咖啡店还贴出广告说:‘纯葡萄酒可以杀灭细菌。’本已被公众认同的‘烧酒防传染病’的想法现在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3月,疫情扩散至国外,国外的月亮未必更圆,甚至更让人觉得可笑离谱。日本政府为了一场奥运会粉饰太平,韩国街头依然响起哈利路亚,铁板一块的欧盟内部互抢物资,美国参政院议员为牟取股票私利对民众隐瞒疫情……

我问自己,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我们就像活在一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里。我反思这一切,我审视这一切。“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问题。这个概念可能会引人发笑,但与鼠疫斗争的惟一方式只能是诚实。”我想念格朗与里厄医生,他们从没想过英雄式宏愿,只是诚实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实事。大到政客实事求是地发声,小到人们做好手头的工作、学生在家约束自己,我想,这种品质比什么都重要。

再缩小到我们个人,我们也应反思。在信息轰炸又兼选择性展示的网络时代,我们中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看到别人的一条想法:“当家长只给孩子读一些‘无害’的东西,孩子往往就没有了自己的逻辑思考——看到父母训斥下属,他就觉得父母是英雄,听人说父母做出了正确决策,他就觉得家长英明神武;同样,看到父母生病住院,他就觉得他们是病夫,听人说父母犯了错误,他就觉得父母一无是处。孩子会在这两种状态中间反复横跳,时而觉得父母是世上最棒的,时而觉得父母太差整个家庭要完蛋了。他从来不会明白,这两种情形是同时存在的,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

我希望家长不能总让我们“看不到什么”,而是随着自信与强大,要培养我们“看到了什么也没事”的能力。但那之前,我们也要反思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当下,是否能坚持独立思考,不迷失自我也不盲从。

3月底,有黑暗的地方也必然有光。春天来了,我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央的政策稳步实施,火神山医院完工迅速,钟南山院士的发言让大家安心,外加制度优势,这场持久战终于要接近尾声。回想这几个月,日本赠送的物资上粘了纸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托了美丽的祝愿。武汉人民隔离时唱国歌打气,意大利人民阳台上开展音乐会,音乐无国界;各省齐心支援武汉,各职位的一线人员默默奋战……终究还是有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书中,奥兰小城最后也迎来了春夏与光明。但不要忘记疫情是惨痛的,它让太多的人失去生命、太多家庭妻离子散。打败疫情后,我们依然要反思,记住2020年的新冠疫情,记住武汉,记住那些死去的人们。以史为鉴。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

审稿人:苗涵  刘广青

责任部门:课程中心  高中部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