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microorganism):是自然界中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1月9日家长公益课堂,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初中2019级9班的同学邀请到了李于悦同学的爸爸——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李永军,结合临床医学,和同学们一起聊聊关于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微生物,按照从大到小可分为真核细胞微生物、原核细胞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其中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正因为病毒‘小’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特点,才使它比较难治。
真菌、细菌和病毒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我们八年级上册的所学的生物知识,李医生结合临床实践,给我们做了生动具体的讲解。例如我们熟悉的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当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所以李医生提醒我们,假如有较深的伤口时,一定要在24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除此之外,李医生还给同学们解析了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例如死亡率接近100%的狂犬病,就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也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这种病毒能绕开人的免疫系统,攻击T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从而感染各种疾病,如癌症等。因为在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当时了解到艾滋病患者从得病到死亡期间最多只有20年,内心充满了恐惧。而李医生说:“这种病虽然可怕,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感染的。它的传播方式有三种: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所以一般情况下,和艾滋病患者握个手,吃个饭什么的不会被感染,不用太紧张。”
在课堂的最后,李医生把话题回归到了“崇尚科学”。“我们要崇尚科学,因为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使人真正康复,而那些民间的迷信等等往往是不可靠的。也只有懂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
这堂课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医学知识,还了解了医生这个行业的崇高。因为医生,是能给予我们身体上和心灵上帮助的人。是健康的守护者,是生命的监护人。结束时,李医生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希望日后可以有更多的学子选择医学专业,加入到医学研究的领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人:2019级9班 李于悦
审稿人:曹芝琳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