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个一” 研学在路上】珍惜每一粒粮食,传承院士精神

时间:2022 / 07 / 14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月10日下午,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初中2020级11班的同学们前往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实验基地,举行了一场生动且充满教育意义的研学实践活动。

建筑前的广场上有许多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由青岛市政府、李沧区政府与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而成,研发中心总部位于李沧区青岛国际院士港16号楼,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内,占地40亩,实验室面积4200平方,实验田块12个。

img2            img3

在海水稻展厅,讲解老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海水稻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球约有2.5亿亩是可利用的轻度盐碱池,如果这些土地全部种上海水稻,将会极大的缓解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

img4

袁隆平爷爷带领团队研究培育的海水稻,可以种植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和海边的滩涂上,培育海水稻可以为国家增添一亿亩耕地,多养活8000万的人口!当然这背后也有很多的艰辛,经过不断失败和尝试,终于获得了成功。同学们在二楼吃上了蒸好了香喷喷的米饭,非常好吃和筋道,并没有大家以为的咸味儿,同学们赞不绝口!

img5                 一群人站在室内

描述已自动生成

品尝海水稻米后,接下来是参观稻米加工厂。在稻米加工厂,同学们参观了整个稻米的加工流程。稻谷提升—除杂—砻谷—碾米—色选—包装,原来我们身边的大米真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粒粒皆辛苦。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老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事业,他一做就是40多年,其实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决定做海水稻的艰辛,因为一个农作物的实验带来的必定是长时间的选育和杂交过程,一般一种水稻想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3~5年的时间。

对于一位82岁高龄的老者来说,能不能看到成果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是袁老却义无反顾,为了每一个人中国人能吃饱饭,这是一个素昧平生的老人都我们大家深深的爱,最后在袁老的雕像前,同学们齐声诵读《悯农》,来纪念和缅怀袁隆平爷爷,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袁老和海水稻研发团队的感恩之情!让珍惜粮食的种子深埋同学们心中,珍惜每一粒稻米从我做起。

img7       img8

一天的研学结束了,同学们收获满满,立志要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少年强则国强,带着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们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撰稿人:2020级11班 韩德霖

审稿人:曹芝琳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