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追大师足迹,感文学蕴意——2023级4班探访老舍故居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 / 02 / 17

为了实际参观老舍先生曾居住三年的栖息地,了解先生在青岛度过的教学和文学生涯,更好地学习名著《骆驼祥子》的创作历程,青岛39中2023级4班团支部共青团员和同学们于2月15日寒假期间共同相约,走进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通过切身的学习体悟,增长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WechatIMG1312

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美丽的青岛湾畔。在老舍故居周围的街巷中,还分布着万字会旧址、德国总督官邸旧址以及30余座文化名人的故居,形成了一个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名人街区,堪称青岛美丽海岸线上一条光彩夺目的人文走廊。该馆是我国第1座以一部文学名著而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hai491545\FileStorage\Temp\6fc2f6899a850a2e34448a1aa5151dae_.jpg

2023级4班的男同学们

进入场馆,我们首先进入了序厅。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舒乙先生亲笔撰写的前言,这里记叙了老舍先生在青岛居住时期的主要经历,包括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当教授时,进行《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等文学创作的过程,以及辞去教务,成为作家的经历。舒乙先生写到:青岛时期是老舍先生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他的一切,都可以在这所房子里找到见证。

由序厅往里走,便进入版本厅。版本厅是老舍先生当年的客厅。当年山大的一位朋友来老舍家中做客,谈起北平两个车夫的经历,其中一个买车又卖车,可到头来还是贫穷。另一位车夫被抓了壮丁,逃出兵营时牵走了三匹骆驼。正是这个故事,使老舍先生萌生了写一部反映关于车夫生活小说的想法。展厅中陈列了近百种国内外骆驼祥子的版本,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意义。

博物馆的第三个展厅“创作厅”,这里是老舍先生当年的书房。包括骆驼祥子在内的大量作品都是在东窗下的小桌上完成的。小小的屋子充满了幸福生活的气息,仿佛我们能窥见到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曾留下的足迹。据介绍,当年老舍先生每天平均写2000多字,一边写,一边寄送上海。从未停下创作的脚步,对劳苦人民始终不曾疏远。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hai491545\FileStorage\Temp\44a786dc4a5f19fcf2d3d33c654a2115_.jpg

图中挂像为1936年老舍先生在青岛。

30311708124920_.pic_hd

30321708124923_.pic_hd

30341708124930_.pic_hd

30351708124933_.pic_hd

30361708124935_.pic_hd

30371708124939_.pic_hd

珍贵的资料陈展

参观完创作厅,我们便进入到了艺术厅,共同感受骆驼祥子各剧种的魅力试听。通过三维基础场景建模人物形象设计、场景故事线创作及渲染等技术场馆,为观众打开一幅幅作品及封面画卷,深切感知老舍先生创作时与文字相伴、回溯百年的生命力,使骆驼祥子博物馆在经典中呈现出了时尚元素。

场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青岛厅。青岛厅再现了老舍先生在青岛行走的光影,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切追寻到先生在青岛的创作生活甚至爱好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都是那么清晰地重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这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见证了他走向辉煌的历程。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hai491545\FileStorage\Temp\466422c2e18d88c267b5cc78c75f9409_.jpg

同学们在认真观看有关《骆驼祥子》创作历程的展陈。

经过一上午在骆驼祥子博物馆的参观,四班的同学们更加真切地受到了文学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了作品创作的不易,同时对老舍先生的生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班主任邢瑞斌老师有感而发,还为此次活动赋诗一首:《实践·老舍故居》

曲径通幽拜舒乙,祥子拉车真不易。

巨著创作诞生处,绿树红瓦尽福地。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四班的同学们对老舍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深刻感受了伟大人民艺术家的文学气息。大家纷纷表示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牢记历史,向老舍先生一样,吃苦耐劳、努力学习,为实现自身与国家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撰稿人:高中部2023级4班

审稿人:刘军 梁蒙

责任部门:学生处 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