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家校|高考在即,作为家长你应该怎么做?

时间:2020 / 05 / 11

高考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于高三学生,高考是他们目前经历中遇到的最重大的一件事,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更好地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对此,有人盘点了考生最不喜欢父母说的话TOP10:

image.png

从这简单的10句话中,其实我们不难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关心和殷切的期盼。

但是,对孩子生活过分关注与特别关心(“乖,听话”、“多吃点、早点睡”)的背后,其实折射出父母的紧张情绪与高期待(“考得怎么样”、“祝你成功”、“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而事实上,考前焦虑的弥漫除了孩子自己的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长。

有关机构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来自于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

你心里想着什么,即使行为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地表现出来,孩子也能敏锐地感觉到。这就会让孩子有“不自在”,甚至“喘不过气”的不适体验,那么,也就会更加容易造成心理压力,最终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所以,父母的心态与孩子临考前的状态紧密关联着。如果父母连自己都无法稳住,更无法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那在孩子的战前,也可能会乱了阵脚。

image.png

在大多数人眼里,中高考似乎是一件唯结果论的事情,这也是造成孩子压力大的一个因素。那我们应该如何减轻孩子对未来的过分担忧呢?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状态,好的心态从而收获一个好的结果呢?

先来看看两位名人父亲写给儿女的书信——

image.png

在女儿求学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梁启超先生向她表达了理解与关爱。相信当女儿从信中看到父亲的关怀时,必定是热泪盈眶,并且感受到满满的爱与力量。

image.png

此外,他在儿子高考前,引用曾国藩的一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诉儿子着眼于当下,莫要与那不确定的未来过多计较。

image.png

儿子在信中诉说学习的苦闷,傅雷先生并不是训斥孩子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而是充分地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为孩子提供了无条件的关心与包容的港湾。

这两位父亲,在孩子状态不好,感到无助时,他们都能做到理解孩子的需求,也选择将情感传达给儿女,去温暖他们:

为人父母,我们一直愿意做你坚实的后盾,也始终愿意做你身心的避风港:你的害怕、你的焦虑如果无处宣泄,我们就在身后。

我们看见了你的努力,也看见了你对未来的不安。此刻无论是否成功,请放心吧,你永远是我们内心最骄傲的存在。

保持原样,以平和的心态、抱持的状态与孩子一起面对考试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陪伴他们,聆听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以成为他们背后的力量。

也只有这样,才足以真正帮助孩子调整考前心态,帮助他们从容应考。

撰稿:董勇燕

审稿:朱秀海

责任部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