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修身篇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五代]刘晌《旧唐书·崔彦昭传》
原文及译文
【原文】彰朕知臣,在卿匡国,必使恩从下布,法自上行。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译文】大家都夸赞我能够赏识臣子,是因为你能够匡正国家,一定会使恩惠普泽百姓,自上而下地严格遵守法度。只要竖立的是一根笔直的竿子,就不会有弯曲的影子,人只要心术正直,就不用担心影子歪斜。
相关典故
崔彦昭是唐朝末年的宰相,也是一个大孝子。他虽官居高位,但待人温和,从未和他人有过争执和冲突。王凝是崔彦昭的大舅子,当时地位显赫,目中无人,对崔彦昭也十分傲慢。崔母听说此事后,命家中婢女做了很多鞋袜,说等崔彦昭做了宰相,王家的人都会被赶跑,她也要跟着一起走。崔彦昭听说后,流着泪跪拜母亲并表示绝不会怨恨王家人,这就是“不违母命”的著名典故。唐僖宗继位后,任命崔彦昭为兵部员外郎,在君臣二人的努力下, 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得以改
善好转。他们也不追求苛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睦发展。崔彦昭为人正直谦虚、光明磊落,做了官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事,且为政有方,励武修文、恩威并用,乃一代贤臣是也。
当代价值
一个人只要做到行为正派,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不用惧怕流言蜚语,也不用担心会留下不好的影响。要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追求,只要为自己立的标杆是正直的,就不会出现弯曲的影子。心正必无恶行,明人不做暗事。坚守正气的人都拥有很强的自我克制的能力,要控制住自己追求名利、贪慕虚荣的想法,敢于主持公道、抨击邪恶,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受人尊敬的人。